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9919|回复: 0

[体育科普] 近20万新冠感染者调查:经常运动的人,重症风险低

[复制链接]
宿迁运动健康网 发表于 2022-12-27 16:51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+1
0
高烧不退、浑身酸痛、“宝鹃嗓”…… 同样是“阳了”,不同人的症状也存在差异。其实,是否易感、感染后症状轻重,与免疫系统的强弱有关,运动则是提升身体抗病力的关键。
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49.gif


一项纳入近20万新冠感染者的新研究也证实,平时动越多,新冠重症、住院和死亡的风险越低。
不常锻炼的人如何开始运动?“阳康”的人怎样恢复运动?《生命时报》(微信内搜索“LT0385”即可关注)采访专家,为新冠不同阶段人群开一份运动处方。

受访专家
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  张一民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 苏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  沈炜亮
不运动,新冠重症风险高

近日,《美国预防医学杂志》发布新研究表示,运动与新冠肺炎的不良结果存在保护性关联。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44.png

该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,感染新冠的近20万名成年人样本。
追踪结果显示,平时运动时间越长,重症和死亡风险越低。与持续运动的人相比,完全不运动的感染者住院可能性高191%,死亡风险高391%
尤其对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慢性病的人来说,规律运动能有效降低病亡率
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38.png
不同运动量,新冠住院、死亡风险比
世卫组织曾调查发现,运动不足是造成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。

器官机能下降
人体长期缺乏运动,会使组织器官机能下降30%,可引起基础肌肉萎缩和呼吸循环功能低下。
具体表现为肩酸痛、腰痛、膝关节痛等症状,即使轻微劳动也会发生心悸和呼吸困难。
疾病风险上升
长期运动不足也会增加各种慢病的发病风险,如癌症、心血管病、心力衰竭、骨质疏松、脑卒中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等。
给没阳or阳过人群的运动提醒

当前新冠疫情处于高峰期,对于还没有“阳”的人来说,身体抵抗力值得称赞。
日常选择自己喜欢或与目的相符的运动方式,运动后感到微微疲劳和放松,疲劳感能在第二天基本消失即可。
运动也要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,选择居家运动或在空旷场地运动。运动时摘下口罩,运动后做好手消毒,注意保暖。
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35.gif
对于已经感染,或正在康复的人来说,身体尚处于一个修复阶段,需要1~2周时间,运动也不能操之过急。
有以下5种情况的人,康复10天内不建议进行大量运动和体力工作。可以在身体无明显不适后进行快走、拉伸、平衡训练以及适量家务工作。以不引起胸闷、心慌等身体不适为前提
  • 发热超过38.5摄氏度,持续超过2天;
  • 全身肌肉酸痛明显;
  • 平时运动量小,一运动就气喘;
  • 既往有基础疾病;
  • 近期睡眠质量差。


5步让身体习惯运动

目前,我国有大量免疫脆弱的人群,老人、儿童、孕产妇、慢病患者等,更容易受到新冠的冲击。

不管年龄多大、身体条件好坏,动起来永远比不动强,哪怕只是少量活动都对健康有益

化整为零
即便没有整段锻炼时间,分段的零星运动也能让身体获益。哪怕只是2分钟的步行,也可提高心率、降低血糖血脂,改善健康。
以步行代替驾车、饭后小区散步,一有空就踮踮脚(提踵练习)、进行扩胸运动或开合跳1分钟等。
定时起身
不论是居家还是办公状态,建议每坐3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次。可以设定闹钟,提醒自己运动。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31.jpg
选择感兴趣的
不用纠结哪种运动“性价比”最高,只要是自己喜欢的,就可以尝试,慢慢练习并形成习惯。
结伴活动
借助“朋友圈打卡”给自己运动压力,和朋友结伴运动,增加趣味性。
目标小一点
不要追求立竿见影的运动效果,初学者从少量身体活动开始,逐渐增加频率、强度和持续时间;体力不太好的人不要轻易尝试高强度运动。
一套疫情居家运动推荐

疫情期间,居家运动是首选,适合没时间、没场地运动的大多数人群。推荐锻炼5个关键部位,每个动作可做2~3组,每组8~10个,全方位锻炼身体。
胸部
俯卧撑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28.gif
  • 双手撑地,双腿向后蹬直;
  • 双腿双脚并拢,双手与肩同宽,位于上胸部的正下方;
  • 上推时呼气、下降吸气;
  • 注意躯干、髋部、双腿保持一条直线。



如果无法做到标准俯卧撑,可改为推墙俯卧撑或跪姿俯卧撑。

腹部
仰卧举腿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24.gif
  • 平躺,双手置于两侧,双腿并拢伸直;
  • 微微抬起双脚,使其距离地面约2~5厘米;
  • 抬起双腿,直到双腿与上半身的夹角成90°后回到初始姿势;
  • 注意抬脚时呼气,腹部保持收紧,落脚时吸气,不要让腿依靠惯性自由落体。



这个动作不能饭后马上练,以防食物反流。

肩颈部
坐姿推举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22.gif
  • 双脚自然打开,收腹挺胸;
  • 双手各握一个矿泉水瓶(0.5升)举到肩部;
  • 然后旋转手腕,使掌心朝前,肘关节水平外展;
  • 肩部用力将肘关节伸直,重物上举到头顶肘关节微屈,不要完全伸直。



如果想放松肩颈,可坐在椅子上,双手与肩同宽,握住毛巾两头,向上伸展,并向左、右、后三侧分别倾斜。

腰臀部
臀桥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19.gif
  • 平躺,弯曲膝盖,双脚与肩同宽;
  • 尽量把髋部向上抬,从而使臀部离开地板;
  • 达到最高点时,收紧臀部,肩、髋、膝保持一条直线,停留1~2秒。



腿部
深蹲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15.gif
  • 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;
  • 髋部与膝关节弯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,背部始终挺直;
  • 起身后臀部收紧1~2秒,重复上述动作;
  • 注意脚跟始终不要抬离地面,膝盖也不能向内扣。



如果无法做到深蹲,可坐在椅子上,把手放在桌面,站起来再坐下。

运动时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运动后不要突然停下,可以做些拉伸,减轻延迟性肌肉酸痛。▲

本期编辑:罗榕

等等,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
微信图片_20221227165207.gif

踩过的脚印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网站总访问量:2098804098 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