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完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?
喜欢运动的朋友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长时间不运动,突然剧烈运动后会感觉浑身肌肉酸痛,有的人症状轻,两三天就消失了,有的人症状重,要四五天才逐渐好转,运动完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?为什么会肌肉酸痛?
运动医学上一般将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分为两种:一种是运动后疼痛立即出现,但其消失得也快,这种叫做急性肌肉酸痛。另一种是在运动后几小时或一夜之后才出现,并伴有疲倦乏力,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、僵硬等症状。这种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较缓慢,常常3-4天甚至6-7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复,这种症状则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或运动后疲劳。急性肌肉酸痛一般用乳酸堆积来解释,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肌肉损伤与肌肉痉挛。
运动后肌肉酸痛在平时较少参加运动的人身上尤其明显,也是导致了很多人无法坚持锻炼下去的原因之一,如果是肌肉损伤引起的肌肉酸痛,建议不要连续高强度锻炼,避免损伤加重形成慢性疾病。
怎样预防运动后肌肉酸痛?
想要避免运动后肌肉酸痛,首先,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,使需要活动的关节和肌肉放松,加速血液循环,可以配合适当的拉伸动作伸展活动肌群。
其次,运动的负荷量、时间长短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,不要超过个人能力范围防止肌肉损伤。在运动中一定要避免过度运动,尤其是不常运动的人,要注意运动时适可而止,一次大量运动不但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,反而对身体有害。
第三,运动结束后,要注意做放松运动。从事激烈运动后的放松运动是非常重要的,尤其是配合活动部位的伸展,可促进循环,有助于减缓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发生。
第四,要形成规律运动。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长期规律锻炼不仅能提升身体素质,还可以提高肌体的耐受性,也会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。
肌肉酸痛后怎么缓解?
01泡沫轴按摩:
滚泡沫轴是常见的放松方法,可以在主观上降低DOMS的酸痛感,促进乳酸的分解。但对肌肉损伤的降低和力量的恢复,暂时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帮助。
02低强度运动:
不论是慢跑还是踏步,在训练后24小时内进行低强度的主动恢复训练,是缓解DOMS痛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进行低强度的运动,可以增加血液流通,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。同时内啡肽的释放,会产生轻微的镇痛作用,以此来降低DOMS的痛感。
03热敷:
运动后肌肉酸痛也可以热敷,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新陈代谢,加速肌肉酸痛的缓解和恢复,尤其是配合轻微的伸展运动或按摩,将更能加速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,促其恢复正常。
热敷时要注意热敷温度,并不是越热效果越好,最适宜的温度是四十至五十摄氏度,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,避免温度过高伤害皮肤或者长时间热敷同一个位置容易烫伤肌肤。皮肤特别娇嫩的人还需要适当降低温度,缩小热敷时间。
04静态拉伸:
静态伸展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,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。对酸痛局部进行静态牵张练习,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,然后休息1分钟,重复进行,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习有助缓解痉挛。
页:
[1]